第84期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2024年10月23日
★我市加強黑河濕地保護管理構筑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我市聚焦信息化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效能
★我市加強動態監控管理保障道路運輸平安
★我市嚴把“三個關口”筑牢畜產品質量安全防線
★我市突出“四項重點”保障農村供水安全
★民樂縣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共筑“舌尖上的安全”
★高臺縣深化醫保改革撐起群眾健康“守護傘”
★山丹縣關心關愛“特殊群體”兜牢兜好民生底線
【部門動態】
我市加強黑河濕地保護管理構筑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一是強化濕地生態保護監管。加快推進“互聯網+保護區管理”體系建設,形成“空天地一體化”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實現多維度、全天候、全覆蓋監管。落實濕地名錄管理機制,建立《濕地保護權責清單》,推進黑河濕地保護區各類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健全完善濕地資源管護網絡體系,嚴守黑河濕地生態保護紅線。二是開展濕地項目謀劃申報。堅持科學規劃、系統治理,精心謀劃打基礎、利長遠的項目,總投資3.5億元的《張掖黑河濕地保護區總體規劃(2022-2031)》和《張掖黑河國際重要濕地修復方案》已通過國家林草局評審,2024年儲備總投資8300萬元的黑河濕地保護與修復等項目列入國家重點項目庫。三是推進濕地生態監測研究。深化與有關科研院所交流合作,開展濕地水資源、生物多樣性、濕地碳匯等監測和關鍵技術研究。優化“點、線、面”監測網絡布局,建立健全濕地資源本底數據庫、生態環境因子數據庫、濕地動植物資源數據庫,為有效保護修復濕地、合理保護利用水資源提供科學依據。四是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持續開展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為代表的珍稀野生鳥類種群遷徙與生活史監測研究和數量與分布范圍監測評估,科學制定實施黑河中上游地區黑鸛種群保護措施,打造“候鳥天堂”。(市濕地局)
我市聚焦信息化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效能。??一是政府辦醫建平臺。制定印發《張掖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方案》,按照統規自建的原則,高起點謀劃、高水平推進市、縣區兩級平臺建設,累計投資1160萬元升級改造張掖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六縣區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建設項目。目前,高臺縣、甘州區2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平臺已投入正常運行。二是數字監管提質效。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6縣區縣域醫學中心,實現各級醫療機構門診、住院、體檢等醫療數據與公共衛生服務數據融合、治理、分析和可視化,構建實時質控管理平臺,并在平臺中嵌入臨床醫療服務節點18個,醫院臨床管理要素的可視化覆蓋率達100%。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監管力度,實現全流程監管,定期對全市82個衛生院、4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669個村衛生室門診住院患者醫囑、處方、檢驗檢查和收費等數據進行分析,提供個性化、高效率服務。三是數據共享惠民生。充分發揮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的輻射帶動作用,全市14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為82個鄉鎮衛生院提供遠程會診、影像診斷、心電診斷、遠程教學等縣鄉一體的同質化服務,有效推動了優質醫療資源的共享和下沉,加快了分級診療制度的落實。市、縣、鄉三級醫療機構共開展遠程會診、教學查房、心電、影像14890例,遠程培訓講座94期2600人次;二級以上醫院檢驗檢查結果互認項目達100項,今年以來累計節約檢查檢驗費用197.82萬元。(市衛健委??王治斌 王玉濤)
我市加強動態監控管理保障道路運輸平安。??一是科技賦能強基礎。依托全省重點營運車輛監管平臺,指導全市“兩客一危”運輸企業建設企業監控平臺,車輛安裝車載終端,實時上傳監控數據,有效實現“人、車、戶”運營全過程高效監管。主動拓寬監控覆蓋面,建成張掖市道路運輸營運車輛動態監管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將不在省級平臺監控的三、四類班線客車納入監管系統。二是分級分類提效能。加強重要節日、極端天氣期間“兩客一危”車輛巡查,采取日常巡查、重點抽查及現場走訪核查等方式,及時發現并糾正車輛運行的安全隱患。指導道路運輸企業建立健全動態監控管理制度,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并督促社會化動態監控服務商定期對簽約運輸企業開展車輛運行巡查及風險評估,發揮道路運輸企業運營安全參與者和監督者作用。三是分析研判防隱患。運用系統數據分析技術對全市“兩客一危”重點營運車輛運行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實現精準防控。充分利用監控數據,深入分析、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督促相關企業整改,引導企業共同提升防范安全隱患的能力。督促企業通過“日常+專題”“線上+線下”教育培訓,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養和操作技能,提高道路運輸服務質量和效率。(市道路運輸管理局)
我市嚴把“三個關口”筑牢畜產品質量安全防線。??一是規范產地檢疫,嚴把出欄關口。全面實行無紙化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B證),嚴格按照檢疫操作規程實施檢疫,認真落實產地檢疫申報和到場到戶檢疫制度。優化動物檢疫監督履職方式,提升動物檢疫監督數據質量。今年以來產地檢疫各類動物333.84萬頭只、動物產品3.98萬噸。二是加強調運監管,嚴把運輸關口。加強日常監管和系統巡檢,篩查核實異常出證票據,嚴格落實動物販運人員和車輛登記備案制度并進行動態管理。積極發揮指定通道跨省調運監管作用,累計檢查入境動物車輛472車次、畜禽7.85萬頭只;嚴格落地監管省外調入乳用種用動物和用于飼養的畜禽,共隔離觀察動物1507批次、159.1萬頭只。三是嚴格屠宰檢疫,嚴把上市關口。督促屠宰企業嚴格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改善生產和技術條件,加強廠房和設施設備配置,明確屠宰管理操作要求,建立健全進場查驗登記、肉品品質檢驗、產品出場記錄、無害化處理等制度,提高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至目前,屠宰檢疫各類畜禽81.12萬頭只。(市畜牧獸醫局??時國峰)
我市突出“四項重點”保障農村供水安全。??一是深入排查問題。市縣水務部門按照“不落一村、不落一社、不落一戶、不留死角”的原則,全面開展農村供水風險排查。至目前,已排查65個鄉鎮656個行政村15萬戶群眾的供水情況,排查出問題13個,受理各類供水問題投訴32個,現已全部整改完成。二是加快項目建設。2024年落實中央水利發展資金1051萬元,實施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維修養護及水質提升項目202處,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設任務,有效提升全市22.38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落實中央水利發展資金4891萬元,實施甘州區小型引調水項目,已完成投資4572萬元。三是主動化解問題。持續深化小微權力清單、用水戶“明白卡”和農村供水監督服務電話應用,主動向社會公開省、市、縣供水監督電話,暢通反映渠道,落實“訴求服務在身邊,矛盾化解在源頭,問題處理在現場”的農村供水服務新要求,切實做到供水問題有人管、及時辦。四是加強信息公開。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村社公示欄等多種渠道,及時向社會公開供水水質、停水通知、水費收繳等信息,增強供水工作的透明度,不斷提升供水服務水平。(市水務局??施瑾)
【縣區動態】
民樂縣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共筑“舌尖上的安全”。??一是抓責任促落實。創新推行“包保+”模式,持續推進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有效銜接,全縣主體包保覆蓋率、包保督導完成率、督導問題整改率均達到100%,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70起,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地見效。二是抓檢查聚合力。聚焦大宗食品、節日食品等重點食品,深入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活動,抽檢食品、食用農產品、餐飲具80個批次,合格率99.9%;聘請10名優秀外賣騎手為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以點帶面延伸食品安全社會監督網絡,全面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共享格局。三是抓創新強管理。在小作坊、大型商超、批發戶、學校食堂、養老機構食堂等重點場所,深入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AI”智慧管理模式,581家餐飲服務單位、84戶生產企業和小作坊、524戶食品銷售店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互聯網+透明車間”“互聯網+陽光倉儲”智慧化管理。(民樂縣政府辦??舒興彬)
高臺縣深化醫保改革撐起群眾健康“守護傘”。??一是念好便民惠民服務經。加快醫療保障標準化建設,探索建立覆蓋縣、鎮、村三級醫保經辦服務體系,累計下放經辦事項68項,年均辦理參保登記、查詢、備案等業務6000余件,辦理門診慢特病待遇1.4萬人,落實城鄉居民“兩病”門診待遇1.9萬人。二是激活醫保改革源動力。鞏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縣建設成果,落實落準縣域醫共體內醫保基金“總額包干、結余留用”政策,全縣住院率、人均醫保基金支出為全市最低。深入推進DIP支付方式改革,全縣16家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實現實際付費,成為全省首家DIP支付方式改革醫療機構全覆蓋縣區。三是開創基金監管新格局。建立健全大數據篩查風險預警、多部門聯合協查等制度機制,綜合運用第三方巡查、“雙隨機”、專項檢查等形式,實現定點醫療機構現場檢查全覆蓋。近年來,各定點醫療機構自查并主動退回醫保基金33.25萬元,約談定點醫藥機構102家,追回基金損失及收繳違約金266萬元。(高臺縣政府辦??趙海濱)
山丹縣關心關愛“特殊群體”兜牢兜好民生底線。??一是織密織牢養老服務網。加快推進投資640萬元為民實事項目,8個村級互助幸福院建成運營,2個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0月底可建成投入運營。爭取資金110萬元建成老年助餐服務點30個,服務老年人群5.74萬人次。積極推進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投資100萬元為334戶居家老年人進行適老化改造。二是打好護幼成長組合拳。建立村干部和駐村干部隨機走訪排查、委托照護、監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機制,形成縣、鄉、村(社區)三級聯動的關愛保護體系。今年以來,為10名孤兒和135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生活補助138.75萬元,為25名符合條件的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助學金18萬元。三是兜好基本民生保障網。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扎實開展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切實兜牢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底線。今年以來,累計為2.19萬名低保、特困、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眾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6638.2萬元。(山丹縣政府辦??白金彪)
【要情信息】
●今年以來,我市持續落實積極就業政策措施,不斷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就業形勢保持穩中向好態勢。至9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8013人,失業人員再就業7275人,困難人員就業176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8%。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舉辦各類招聘活動412場次,“直播帶崗”255場次。輸轉城鄉勞動力28.66萬人,實現勞務收入73.8億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16億元,吸納帶動就業1501人。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1625人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5134人。(市人社局??郭永銘)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動物疫病凈化場名單,全國共有69家,其中甘肅省有5家,我市甘肅共裕高新農牧科技公司和肅南縣裕固族自治縣皇城綿羊育種場在列,這是我市首批被確定為國家級凈化場的養殖場。(市畜牧獸醫局??張學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