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期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0月10日
★我市聚焦重點環節發力提升產業鏈招商質量
★我市全力推進“高效辦成餐飲店一件事”落地落實
★我市聚焦重點群體優化服務筑牢群眾健康屏障
★我市濕地部門“基地+研學”模式助推自然教育高質量發展
★我市審計部門堅持“實嚴細”提升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實效
★臨澤縣“四個堅持”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甘州區“四個堅持”推動牛產業健康發展
【部門動態】
我市聚焦重點環節發力提升產業鏈招商質量。??一是精心謀劃提質量。圍繞補鏈強鏈延鏈,深入研究產業前沿發展方向,研判產業鏈短板弱項,培育鍛造鏈條韌性,制定12條重點產業鏈招商圖譜、資源招商圖譜、投資機會清單和目標企業清單,明確招商引資工作的方向路徑和目標任務,確定延鏈、補鏈、強鏈目標企業445家,全面加強“鏈主型”“上下游”企業招引。二是主動出擊強實效。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加力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市級領導帶隊外出招商15次,各縣區及各產業鏈招商專班負責人外出考察招商159批次,拜訪企業660家。強化招商引資工作調度分析,按照“月調度、季考核、半年盤點、年終總評”,對全市招商引資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精準分析,壓茬推進任務落實。三是優化環境促落地。堅持引進與服務并重,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新高地。壓減企業開辦時限,全市全域實現企業開辦1個環節、0.5天、零成本辦結。持續加強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園區核心區基本實現通路、通電、通水、通信、通氣等“七通”或“拎包入住”標準,進一步提升了園區的承載力和吸引力。1至8月,全市新簽約入庫招商引資項目332項,落實省外到位資金同比增長45.46%,落地項目數量和質量均實現新提升。(市招商局??藺娜)
我市全力推進“高效辦成餐飲店一件事”落地落實。??一是強化流程再造。高效整合經營主體設立登記信息核驗、食品經營許可、戶外招牌設施設置審批、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等開辦餐飲店業務集成聯辦,建立部門協同、整體聯動工作機制,組織開展業務培訓,梳理形成一件事一套材料、一張表單、一個環節并聯審批。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通過“高效辦成一件事”渠道辦理“開辦餐飲店一件事”650余件。二是堅持標準引領。編制和優化各類行政許可事項辦事指南,明確行政許可事項的受理范圍、辦理依據、申請資料、辦理流程、許可時限等要素。全面梳理行政許可申請材料清單,建立“一張清單管到底”工作機制,辦理時限較之前壓縮10%,申請材料壓減83%,辦理環節均整合至1個,從“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也不跑”邁進,辦理便捷度顯著提高。三是整合服務要素。依托甘肅政務服務網,通過“一表申請、部門協同、數據共享、集成服務、一站辦理”方式,為企業和群眾搭建自由組合、按需可選的集成套餐服務場景。政務服務窗口設置“高效辦成一件事”專窗、投放“最多跑一次”智能終端設備,提供全事項全天候業務自助。建立“幫辦團隊”,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陪同辦、代理辦、優先辦等優質服務,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市市場監管局)
我市聚焦重點群體優化服務筑牢群眾健康屏障。??一是持續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全市13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部開設老年病科或康復理療科,市二院、市中醫院、甘州區醫院被命名為省級規范化老年醫學科建設合格單位,4家醫院啟動了省級規范化老年醫學科創建。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9.92%,65歲及以上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率和常住居民簽約率分別達85.95%、98.35%。二是全面優化婦幼健康服務方式。落實中央及省級財政資金3141萬元,安排7所婦幼保健機構開展醫療設施設備配備、信息化建設,培養專業技術骨干隊伍。圍繞婦幼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項目,逐級落實培訓、督導、考核、評價等工作,推進項目實施管理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截至目前,完成農村婦女宮頸癌、乳腺癌篩查2.74萬例,新生兒疾病篩查3980人,孕產婦保持“零死亡”,婦女兒童保健核心指標控制在國家“兩綱”、省市“兩規劃”控制指標以內。三是不斷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加快公辦、普惠托育機構建設,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310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780萬元,建設公辦托育項目5個,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逐步提高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全市建成托育機構65家、提供托位3765個,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3.4個,創建省級示范試點托育機構4家。(市衛健委??畢稅婷?汪彥)
我市濕地部門“基地+研學”模式助推自然教育高質量發展。??一是構建“三合一”運行基礎,打造生態教育特色品牌。通過建設一間教室、一套課程、一支志愿教師隊伍,建立了功能完備的自然教育基地,形成了張掖黑河濕地自然教育特色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張掖濕地博物館被中國林學會評為“全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保護母親河·生態青春行”生態教育活動榮獲“2023年度全國文博社教優秀案例”。二是拓展“濕地+”宣教體系,彰顯多重生態文化價值。充分利用博物館、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地等教育資源的基礎上,整合市內各類教育資源設施,針對不同年齡階段青少年心理特點、接受能力,對接“雙碳”戰略、生物多樣性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育人要求,挖掘《探秘濕地博物館》《濕地與水源》等8類濕地生態教育課程,共開展活動200余場次,逐步形成了張掖黑河濕地自然教育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效。三是促進“家校社”融合統一,增強自然教育發展后勁。將自然教育課堂“搬進校園”,對沿黑河濕地保護區周邊15個鄉鎮的小學生定向開展濕地生態科普體驗活動,傳播濕地保護理念;通過開展“童言話濕地”“小小生態講解員”等活動,培養了一批“濕地小衛士”,成為濕地保護的宣傳者、帶動者和踐行者,達到了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文明一個社區、引領整個社會的效果。(市濕地局??普小燕)
我市審計部門堅持“實嚴細”提升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實效。??一是堅持“實”字立本、系統研究。在審計項目實施前,審計人員深研細悟相關政策文件,深刻把握中央和省、市要求,確定審計重點,把握審計方向,做深做實調查研究,針對發現的問題,深入思考、深度剖析,摸清真實情況,弄清前因后果,及時取證反饋,提高查找問題的準確度。二是堅持“嚴”字當頭、審深審透。堅持問題導向,下足繡花功夫,通過查閱相關規劃、方案等資料,與相關人員交流等方式,密切關注重大戰略、重大規劃貫徹執行情況,跟著問題走、盯著問題查,把問題查深查細查透,切實增強審計精準度。三是堅持“細”字為基、以責定審。緊扣自然資源資產保護主線,充分考慮被審計領導干部所在地區部門的主體功能定位、自然資源資產稟賦特點、職能職責和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針對不同類別自然資源資產和重要生態環境保護事項,以“定量+變量”確定審計內容,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提出審計意見,促進審計發現問題有效整改。(市審計局??劉銳濤)
【縣區動態】
臨澤縣“四個堅持”推進“和美鄉村”建設。??一是堅持規劃先行繪藍圖。科學合理優化縣域國土空間布局,全面完成71個村鄉村建設整體規劃,精心打造丹柳路“鳥語花香”生態旅游等4條鄉村振興示范廊道。堅持建新護舊相結合,突出區域特色和民俗風情,建成紅色沃土梨園新村、戈壁水鄉屯泉小鎮等“和美鄉村”3個。二是堅持政策集成建家園。深入推進“5155”鄉村建設示范行動,高質量創建省市級鄉村建設示范鎮3個、示范村47個。全面落實地災避險搬遷“10+5+N”等政策,建成高質量住房示范點32個1931戶。全力推進農村“八改”工程,硬化道路309公里,改廁2.1萬戶。三是堅持普惠共享優服務。全力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71個村全部通公交,實現群眾“一票兩元走城鄉”。精心照料服務獨居老人,免費為1200戶城鄉獨居老人配發智能手環,安裝“一鍵通”24小時應急呼叫系統智能設備。全方位為留守老人提供營養餐,建成5個社區敬老愛心餐廳、3個鎮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5個村級互助幸福院。四是堅持治理有效樹新風。創新推廣“一核三端五調”治理模式和“四級七天”信訪糾紛調處法,廣泛開展“敬比賽夸”“曬被子比孝心”活動,探索完善“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積分運用機制,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臨澤縣政府辦??漆宏強)
甘州區“四個堅持”推動牛產業健康發展。一是堅持政策促進,厚植產業優勢。制定《甘州區奶肉牛產業鏈發展實施方案》,出臺“見犢補母”“高標準養殖小區”等獎補政策,累計兌付獎補資金1306萬元,為養殖戶和企業提供“金牛貸”“活畜貸”等金融貸款5億多元,全區奶肉牛飼養總量達38.5萬頭,鮮奶產量達13萬噸。二是堅持梯度發展,凸顯集群效應。累計投資7.48億元,支持云鑫萬頭奶牛養殖場二期、甘州區3萬頭智慧生態牧場等9個牛產業重大項目建設,累計培育萬頭肉牛鄉鎮10個、千頭村75個、百頭社567個、10頭以上養殖戶2966戶,甘州區先后被認定為全國畜牧大縣、全國肉牛主產縣區、全國適度規模化母牛養殖示范區。三是堅持技術支撐,改良種質資源。全力打好良種、良舍、良料、良醫、良法“五良”技術推廣組合拳,建成7個育種場、20個標準化凍配改良點、157個人畜分離肉牛養殖場區,培育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4個、數字化牧場11個,創建動物疫病凈化場、疫病“先打后補”試點場7個,累計培訓畜牧專業技術人員及養殖戶5000多人次。四是堅持龍頭帶動,延伸產業鏈條。圍繞奶肉牛養殖、精深加工、產品銷售等關鍵環節,培育前進牧業和祁連牧歌2家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云鑫及盛豐等奶肉牛產品加工重點企業6家,開發各類奶產品、牛肉類產品70余種,培育注冊“阿米東索”“絲路盛豐”等奶制品和牛肉產品品牌30多個,“前進”乳制品、“祁連牧歌”牛肉產品入選“甘味”農產品名錄。(甘州區政府辦??蔣飛飛)
【要情信息】
●“十一”假期,全市交通運輸部門提前謀劃、精心部署,全力保障交通運輸安全順暢,共投放客車2758輛,完成道路客運量32869萬人次,較2023年同比增長18.9%。(市交通運輸局)
●近日,根據《財政部 人民銀行 銀保監會關于實施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獎補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公布了2024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名單,張掖市位列其中,是全省唯一入選的市州。(市財政局??馬理正)
●近期,我市地震部門依托巨災防范工程項目,同步啟動張掖市地震監測臺站新建改造項目和第二批地震預警終端安裝工程項目,計劃新建及改建地震觀測臺站4個,核查確定第二批預警終端安裝點位22個。(市地震局??吳博)
●今年以來,山丹縣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依托城北工業園區資源優勢,狠抓招商引資,賦能經濟社會發展。1-9月,園區共計劃實施項目47項(已開工31項,開展前期工作16項),總投資158.98億元;“走出去”考察企業54家,“請進來”洽談43次,對接簽約重點項目11項、投資額31.96億元。(山丹縣政府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