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圍繞山林地“三權分置”一個核心,緊盯“增綠提質、農民增收”兩條主線,落實“確權、賦能、交易、經營、服務”五項舉措,深化“山林+”改革,努力實現植綠增綠與群眾增收共贏。
一是推進“山林+增綠護綠”,山林資源發展向持續轉變。科學造林綠化,2024年計劃完成森林撫育6710畝、人工造林650畝、苗木培育50畝、封山育林8000畝、人工種草 16700畝,完成草原補播改良20000畝、草原蟲鼠害防治199000畝、完成補植補種任務36000畝,落實退耕還林補植補造2600畝、退耕還草補播補種1000畝。持續鞏固改革基金庫,蹚出一條國土增綠、農民增收、生態增效的多樣穩定持續發展新路。
二是推進“山林+提質增效”,山林資源低產向高效轉變。做好山林增值增效文章,持續做大做響睿裕祥“山丹枸杞”“唯玫香”玫瑰等系列產品,著力壯大珍珠油杏、雨露香梨等示范基地,將具有地域特色和一定發展基礎的林下經濟產品,打造成競爭力強、知名度高、美譽度好的特色品牌。2024年計劃實施提質增效枸杞2000畝。
三是推進“山林+庭院經濟”,山林資源增收向農戶轉變。利用群眾房前屋后閑置土地,與農村環境整治、村莊綠化美化、美麗村莊鄉村振興、群眾增收高質量發展相結合,2024年創建省級森林小鎮1個、鄉村綠化示范村4個。
四是推進“山林+林下經濟”,山林資源單一向多樣轉變。充分盤活林地和林下資源,2023年計劃發展林下養羊0.5萬只、林下養雞0.3萬只、林下藥材種植5萬畝。積極引入專業企業和社會資本,探索“國有林場+企業”森林康養模式,充分釋放森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五是推進“山林+延鏈加工”,山林資源收益向全鏈條轉變。聚焦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依托甘肅神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甘肅睿裕祥枸杞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甘肅香源玫瑰產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強化技術跟蹤服務、發展種植、加工、儲存、銷售為一體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多渠道帶動群眾增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