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張掖市自然資源局以優化旅游發展布局、保障旅游用地為抓手,加快全域旅游提檔升級,全要素助力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全要素保障旅游用地空間和規模。
結合正在編制的《張掖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張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1-2035年)》,村莊規劃及“彩虹張掖”建設重要節點規劃設計等,整合資源板塊特色,充分考慮全市旅游發展需求,統籌全域旅游資源開發建設。構建“一城兩園三廊八片”全域魅力空間格局,打造市域“公園城市、全國紅色文化旅游知名城市、絲路大觀國際旅游目的地”魅力國土風貌,積極支持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文化旅游消費示范城市。有效帶動鄉村旅游業連片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向整體推進、向全域拓展,打造特色景觀旅游村落。進一步挖掘“彩虹城市”內涵和張掖城市品格、人文精神的契合點統籌謀劃彩虹地標選址和全域導視系統、夜間照明系統、沿線景觀小品設計等,有效提升游客旅游體驗環境。
二是強化政策支持,多途徑保障旅游產業發展及用地。
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原則、節約集約用地和分類保障的總體要求,指導縣區用足用活政策措施,深化建設用地審批制度改革,壓縮用地報批時限,精準配置用地計劃指標,加大協調服務力度,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區項目建設用地預審選址、規劃許可、用地審批、土地供應等手續辦理進度。至目前,全市共審批文體旅游項目建設用地255畝,重點保障了甘肅省焉支山景區生態農旅(一期)建設項目、肅南縣馬蹄寺旅游景區綜合服務區生態停車場、肅南縣明花鄉大漠民珠非遺民俗文化中心等建設項目用地需求,確保項目建設用地“應保盡保”。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支持旅游業發展用地政策的意見,積極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空心村”整治等政策工具,為旅游項目爭取建設用地指標。
三是強化宣傳推介,全系統保障旅游游客出行安全。
采用多種方式廣泛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33次,發放宣傳資料7200份、主題展板25塊、橫幅10條,受眾人數5089人。督促各縣區自然資源部門針對隱患點采取集中與分散、綜合與單項相結合等多種方式靈活開展防災避險演練8次,有效提高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及時開展動態巡查,按照職責全面開展了地質災害“三查”,對人員密集區、重要基礎設施周邊、重要交通干線、切坡建房區域、旅游景區、各類在建工程等的動態巡查工作,并對各縣區自然資源部門地質災害值班值守、“兩卡”發放、群測群防員工作情況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檢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