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其他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建議提案辦理 > 人大代表建議辦理結果
張掖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關于對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第9號建議的答復
?
汪世成代表:
你提出的《關于建設百萬畝高產優質大豆生產基地及年產20萬噸豆油(豆粕)壓榨深加工產業鏈項目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市以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為契機,優化布局黑河沿岸優勢農業、沿山冷涼特色農業、戈壁荒漠設施農業3大板塊,集中連片建設標準化、綠色化、規?;N養基地,持續穩定包括大豆在內的農作物種植面積,為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提供穩定的原料支撐。統籌考慮產業現狀、優勢特色、發展潛力等因素,將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產業作為我市重點打造的12條產業鏈之一,農畜產品精深加工規模進一步壯大,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進一步提升。搶抓我省實施“強工業”機遇,穩步擴大優質大豆生產基地建設,積極發展大豆深加工產業,助力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有效提升。
一、制定行動方案,有效穩定大豆種植面積。堅持把確保糧食安全作為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堅決扛好的政治責任,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屬地責任,制定印發了《2024年張掖市穩定糧食生產行動方案》,落實大豆種植任務要求,開展多輪次糧食生產工作督查,層層傳導壓力,推動任務落實,千方百計建立優質大豆生產基地,為全年糧食穩產增產保駕護航。全市已建立大豆生產基地0.95萬畝,占省級下達任務0.93萬畝【全省91萬畝】的101.98%,其中,甘州區0.24萬畝、臨澤縣0.11萬畝、高臺縣0.38萬畝、山丹縣0.14萬畝、民樂縣0.04萬畝、肅南縣0.04萬畝,均全面完成下達目標任務。
二、強化指導服務,助力大豆產業高效發展。探索在保障糧食數量安全的前提下,實行“青貯玉米大豆寬幅帶狀間作”模式,逐步穩定擴大大豆生產面積,增加大豆產量將大豆擴種任務。同時,重點突出高油、高產大豆新品種篩選與推廣,集成推廣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模式。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通過現場講解指導的方式,重點圍繞大豆生產種植技術,為農民群眾答疑解惑,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三、著力招商引資,努力延伸大豆產業鏈條。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堅持一體化發展、精準化招商,不斷延伸大豆產業發展鏈條。通過招商引資,積極引進科技含量高、投資體量大、帶動作用強的大豆加工企業落戶,著力做優做強大豆產業鏈,切實提升大豆精深加工能力,提高大豆附加值,構建優質大豆產業鏈。
四、加大政策支持,促進大豆生產基地建設。切實加大惠農力度,有效激發種糧農戶內生動力。至目前,全市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88億元、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2.39億元、農機購置補貼1.14億元、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1.66億元,鹽堿地綜合治理項目資金1000萬元。各縣區結合實際制定糧食生產支持政策,甘州區每畝補貼300元,臨澤縣每畝補貼350元,高臺縣每畝補貼200元,民樂縣每畝補貼77元,肅南縣每畝補貼100元;山丹縣對連片種植200畝以上的農戶,按每畝20元標準給予種子補貼。通過政策措施有效實施落地,充分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增加了農戶收益,促進了糧食生產任務落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