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村改革科日期:2024-07-30
7月26日—27日,全省農業生產托管培訓班在永昌縣開班,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文瑞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張掖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韓延亮作為市州唯一代表在大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
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是“三農”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大力發展以農業生產托管為主要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對抓好糧食生產底線性任務,降低種糧成本,引導小農戶等經營主體種糧積極性,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是實現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現實需求,是實現適度規模經營的重要途徑,是推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抓手,更有利于農業節本增效農民增產增收。
近年來,張掖市緊緊圍繞國家百萬畝玉米制種基地建設,不斷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制種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服務組織+農戶”的社會化服務模式,引導小農戶廣泛接受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圍繞主導產業耕種防收環節,探索適應小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需求的“全托管”“自主式”“半托管”服務模式,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農企“雙贏”。至目前,全市培育發展合作社7166家,“五有”標準合作社已達到4737家,占比66.1%,家庭農場10019家。全市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169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達到591.78萬畝次,服務對象9.17萬個,服務小農戶8.87萬戶,為全市開展農業社會化托管服務提供有力組織保障。張掖市通過統一的生產托管服務,馬鈴薯每畝減少人工等生產投入400元,提高產量增收300元。制種玉米畝均增產5%,增收200元以上,畝節水350立方米,節藥20%,節肥30%,用工量減少50%,每畝綜合節本增效380元以上,極大地提升了農戶生產的積極性。甘州區、甘肅谷豐源農工場分別入選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區和試點服務組織,張掖市新大弓農化有限責任公司、張掖市建龍農機專業合作社成功入選2023年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甘州區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做法被全省作為典型經驗大力推廣,2023年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現場推進會在甘州區成功舉辦。
本次培訓班上,我市甘肅谷豐源農工場公司、張掖市新大弓農化公司進行了案例分享。(趙軍?汪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