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合作指導科日期:2024-07-05
夯基礎、建網絡,不斷完善產銷地流通體系。立足主責主業,健全基層組織體系,完善流通服務網絡,培育對接經營主體。至2023年底,全市供銷系統培育農產品加工銷售企業10家,基層供銷社73個,其中,經營農產品的基層社48個;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446個,其中從事農產品購銷的366個,占82%。建設管理、指導運營大型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3家,鄉村農貿市場9家,地頭交易市場2家。全系統擁有冷鏈設施企業18家,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冷庫總庫容57.04立方米,冷鏈加工車間2.5萬立方米。全市供銷系統在省外大中城市建立特色農產品銷售窗口5個,合作代理商6家,年外銷特色農產品2萬噸。
重培育、促聯合,切實加強產區經紀人隊伍建設。指導縣區先后成立山丹縣蜂產品協會、臨澤縣果蔬流通協會、高臺縣棉花協會等三個行業協會和山丹縣盛江源養羊協會、高臺縣農產品經紀人協會等兩個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組建了山丹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產業聯合會、高臺縣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聯合會,共吸納會員289個。依托人社、農業農村、商務等部門農村實用人才培育資金,不斷加大對農產品經銷隊伍的教育培訓力度,拓展農產品經紀人服務功能,建設了一支高素質、懂技能的農產品經紀人隊伍,為推動“金張掖”農產品走出西北、邁向全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拓市場、抓運營,積極搭建供銷企業產銷平臺。指導縣區社管理運營好民樂縣惠民農貿綜合批發市場、甘州區城北郊萬家便民市場等產區市場,為城鄉居民提供優質服務。充分利用供銷社系統流通網絡優勢,積極為系統內各類經營主體搭建銷售平臺,推動農產品產區市場升級提質。先后引進廣州市白云區松洲吳鑫蔬菜經營部與臨澤縣新合作百惠商貿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凍干果蔬生產線一條。組織甘州金花寨、金南瓜、山丹“雪戀花”等各縣區特色農產品入駐甘肅供銷特產館,引導社有企業在蘭州市設立“甘味”農產品展銷店,在北京新發地市場、廣州江南市場設立高原夏菜和果品銷售檔口,與深圳、廈門等農特產品供應鏈公司合作,簽訂長期供貨協議,推動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品牌“走出去”。
強合作,暢銷路,努力提升農產品產銷對接效能。組織供銷系統農產品生產經銷企業參加省市舉辦的各類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40多場次,簽約農產品供銷合同4.7億元。通過與商務等部門合作主辦“2023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助力鄉村振興(甘肅行)”等活動,凝聚了一批常年服務本地主導產業的客商。通過“農產品+”展會、餐飲、節慶等多種營銷方式,把采購商請進張掖,與生產主體進行對接,促進產銷雙方建立緊密、穩定、長期的合作關系。堅持促線下,融線上,不斷創新模式拓寬銷售渠道,配合商務等部門開展農產品電商直播帶貨等活動,推進 “農業品牌+短視頻直播+主播帶貨”等新業態營銷模式,不斷拓寬農產品銷路。